鋼鐵等行業全球產能過剩挑戰仍存

國際經合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警告,中國以外地區產能過剩正影響全球鋼鐵業復蘇。國際觀察人士認為,鋼鐵等行業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,過去兩年中國削減產能,助力全球鋼鐵等行業從產能過剩引發的低迷中復蘇,未來各國應繼續加強溝通與合作,集體應對產能過剩挑戰。

、南美、除歐盟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等地區的鋼鐵產能增幅明顯。該鋼鐵委員會主席利芬·托普坦言:“過剩產能處于令人擔憂的高位。”

這份報告預測,2017年至2019年,全球將新增鋼鐵產能近4000萬噸,其中中東地區將新增約2300萬噸。

美國金屬行情研究公司主管阿利斯泰爾·拉姆齊表示,任何地區增加鋼鐵產能,都可能對未來的鋼鐵定價和利潤構成明顯風險。

根據經合組織報告,未來全球鋼鐵需求將有所回升,但不足以消化目前的過剩產能。英國商品研究所分析師克里斯·霍爾登也預計,全球需求增長不足以為新增產能提供合理根據。

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李博在接受采訪時說,全球產能過剩問題仍非常嚴峻,主要集中在鋼鐵、有色金屬、橡膠等以原材料加工為主的傳統行業,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過剩產能比較集中。

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周期性現象,是結構性問題。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,世界經濟下行導致需求萎縮,是造成當前鋼鐵等行業全球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。

海外專家認為,國際金融危機以后,多國采取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,優先發展鋼鐵、石化等行業但科技投入有限,導致中低端產能過剩、高端產能不足,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。

一些西方政客和企業熱衷于將產能過剩歸咎于中國,這種觀點不客觀也不公平。事實上,近幾年中國主動作為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消化和淘汰鋼鐵、煤炭等過剩產能,為國際社會作出了貢獻。

中國去產能的力度在世界上絕無僅有。官方數據顯示,去年中國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,今年再壓減5000萬噸左右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表示,中國已基本實現去年設定的五年內削減1億至1.5億噸過剩產能的目標。

世界鋼鐵協會總干事埃德溫·巴松表示,中國為全球削減過剩產能發揮了突出作用。過去兩年,中國削減的產能與美國的總產能相當。

拉姆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量從2015年年末開始持續下滑,中國功不可沒。

鋼鐵和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。在全球去產能的道路上,各方需要集體應對、共擔責任、共同行動,而不是相互指責、甚至筑起貿易保護主義高墻。

面對全球產能過剩,海外專家呼吁各國加強溝通與合作,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市場調解功能。澳大利亞創新金融研究院院長郭生祥說,石油領域有石油輸出國組織,產能過剩領域也應有相應的協調機制。

針對當前結構性產能過剩,李博建議,可尋求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國際聯動機制,找出各國的優勢進行分工生產,減少重復生產。目前國際市場對先進產能產品的需求仍然較大,加強先進產能的國際合作是解決當前產能過剩的有效方法。

近年來,中國在削減產能、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,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。目前中方已與36個國家建立了產能與投資合作機制,與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,與東盟等區域組織開展了多邊產能合作。

更多信息請進入法鋼耐磨鋼板新聞資訊
http://www.orcxvry.cn